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強權間不止歇的「懦夫賽局」:古巴危機、烏克蘭危機到台海危機(蘋果日報)

 經濟學是一個十分迷人的學說,其中最為迷人的莫過於賽局理論,這是從古到今,由細微至繁雜,在我們的歷史乃至於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發揮著其影響力。


貫穿這兩個世紀的主軸,追根結柢,是親資本主義與親共產主義的對峙。(所謂「親」是指兩者經過長期的變革與演進,均不能單純的以資本主義或著共產主義,如此簡單而直白的稱呼來代稱了,而是基於此主義上發展而出的新社會結構。)

【大國之間的「懦夫賽局」】

雖然時代在改變,由兩大集團全面對峙,演變為今日地緣政治為主的國際結構,但是不變的是,大國之間始終在玩著經典的懦夫賽局(the game of chicken,又稱為膽小鬼賽局)。

懦夫賽局的由來,起源於一種電影裡常見的遊戲,兩群互看不順眼的年輕人,或許是為了意氣之爭,也有可能是為了地盤歸屬,央約在一條公路進行對衝,只見雙方分別從路的兩頭將油門踩到底,嘶吼的引擎聲響徹雲霄,兩方車手隔著玻璃對視,期盼在對撞前,見到對方眼中的恐懼,都期盼著對方在最後一秒鐘要對撞前,能夠被恐懼屈服緊急轉移方向盤。

【賽局有兩種均衡解】

這種賽局最有名的莫過於古巴危機了,而這類賽局,最壞的情況就是雙方都不減速最後玉石俱焚,一旦落入這種情況,最後的可能就是雙方大打出手,世界大戰。而除了落入最糟糕的情況,這種賽局還有兩種均衡解,也就是一方最後轉彎輸掉了這盤,另一方贏者全拿的情況。(雖然轉彎的那方看似輸掉了這盤,但是相較於對撞後,兩方都玉石俱焚的情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了。)

因此在這種賽局中,雙方都希望透過自己的眼神,透過自己的行動,讓對方相信自己的決心。正所謂「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就是這個道理。

【美歐態度是否會對美中對峙的賽局造成未知影響?】

近日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開打之前,各方都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然而當賽局的一方俄羅斯,強力對烏克蘭開打以後,歐美要面臨的抉擇就是要強硬對抗,祈禱俄羅斯也不想玉石俱焚,然後彼此各退一步,類似古巴危機解除那樣。或著真心相信俄羅斯是愣的,不怕玉石俱焚,因此力度縮手僅僅強力譴責制裁之類。

最後,台灣近年來處在一個人心浮動的狀態,浮躁的原因在於台海關係的不穩定性,美日看來似乎是台海危機發生時的後盾,但是在烏克蘭情勢演變下,美歐露出了只是橫而不是愣的本質,是否會對美中對峙的賽局造成不可知的影響?而身為大國博弈中的先子,台灣又該如何自處,值得我們深思。

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2020.12.28(一) 關於財務指標 1獲利能力

 

關於財務指標,主要分為四種

1獲利能力
a毛利率(指的就是公司產品價值,例如孤門獨市的毛利率就很高,很多人做的例如面板之類的毛利率就很低)
毛利率指的就是總收入扣掉"成本"(注意,是成本不是費用) / 總收入。
例如一杯咖啡賣100,成本40(就是這杯咖啡的材料包裝進貨成本),那麼毛利率就是 (100-40) / 100 = 60%。
所以"成本"指的就是會隨著賣多而"等比例"增加。至於人事費用,房租,這種不管有沒有賣東西都要花的錢,稱為銷售費用,不是歸類於銷售成本

所以
1. 高毛利,而且可以複製擴大的生意,那就是一門好生意。
2. 毛利率低不一定不好,但太低一定不好 (例如電子業很多都低於5%,一個匯率波動就打死了)
3. 不同公司間不能任意得比較毛利高低去判斷好壞(例如拿華航去比台泥或著聯電,但是!!! 同樣的類股亞泥與台泥可以稍稍稍稍比較一下)
4. 可以用個別公司的毛利趨勢,或是同產業的毛利率去做判斷,當趨勢變化時一定要小心(例如HTC在大跌前兩年,整體手機的毛利率已經開始像溜滑梯了)
5. 製造業和服務業根本上獲利模式的不同,非製造業比較不適合觀察毛利率,例如王品這種服務業的毛利率超級高,甚至到50%。那是因為他們更多的是花在人事費用(前面說到的銷售費用)

b營業利益率(公司每單位的營收能產生的獲利,這個應該要長期穩定,如果上升,要去看看是真的上升還是賣土地之類僅此一次的事情。如果下降,則要看看是真的獲利變差? 還是今年蓋新廠把錢拿去買機器設備等(這個如果市場上看到營業利益率降低就大賣,而我們發現實際上人家依然很賺錢,只是拿去買設備了(資本支出大增),那麼我們反而可以期待))
前面說到毛利率就是總收入扣掉成本(賣越多增加越多的東西,例如進貨成本包裝等),而這個營業利益率,就是毛利率再扣掉銷售費用(水電房租人事等等,你賣多賣少都一樣要花的費用)

所以這個"營業利益率"與"毛利率"的差距,就差在營業費用,差距越小,代表經營能力越好。(例如之前提到的,如果鄭家便宜租土地給自己人,同樣開壽司店,營收一樣,成本一樣,但是在銷售費用裡面的土地租金上面,鄭家人的優勢就會很明顯,放在財務報表上來看,同樣賣100元的壽司,營利率就是比人家高)

所以幾間類似的企業,當毛利率都差不多的時候,就要進去看這個營業利益率的增減。增加是因為今年隔壁對手失火轉單的短期作用嗎? 還是真的是因為技術的大突破呢? 減少是因為打新市場大量花在廣告上面嗎? 或著新投入研發呢(例如台積電之前某年的資本支出大增(拿去蓋新廠房))?

*不過特別注意,對於超級大公司來說,有時候營業利益率,只稍稍增減一點點,實際上的數值卻是很恐怖。(例如鴻海,即使只是人事比例稍稍提高,反映到真實數字上就是上百億千億的事情)

**企業賣祖產,或著執行長投資別間股票大賺錢之類的,屬於業外收入,這個是被歸類於"純益率"裡面,而這個會失真(哪有每年賣土地的),所以營業利益率比較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  (純益率=  (營業利益 + 業外收支 - 所得稅) / 總支出)

c稅後純益率
稅後純益率=稅後利潤 / 總收入
這個就是企業獲利能力,如果數值越小,表示成本越高,即使收入很多,最後利潤卻很低。不過這個數值因為有加入業外損益,所以要看看造成低的原因是甚麼,例如某公司長期投資大陸廠都虧損,造成稅後純益很難看,那麼某天他們把虧損的部分處理掉,那麼後面發展就可以期待了。

d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與 每股盈餘(EPS) 與本益比(PE)
本益比(PE)就是買進股票後多久可以回本
每股盈餘(EPS)就是每一股賺多少錢

本益比(PE) = 現在股價 / 預估未來的每股盈餘(EPS)
例如現在買X超商100元,預估他未來每股盈餘EPS會在5元,那麼本益比就是100 / 5 = 20,意思就是如果未來如你所估算,買進這支股票20年後可以回本。

通常書上都會說,以現在價格與過往的盈餘估算
PE > 20屬於昂貴
PE=15屬於合理
PE<12屬於便宜

*但是這個要想到,如果現在公司是具有成長性的,那麼PE > 20可能會隨著公司越來越好,股價越來越高,PE也會漸漸變小。(記得我提到過的效率市場,大家發現這間公司的成長遠高於現在的價格,大家就會進去買買買買到合理為止)

**ROE很多人用,但是個人覺得太複雜,那個是到最後階段評估的標準,因為ROE的提高,有可能是來自業外盈餘等。另外因為負債不列入計算,所以如果公司吳良,借錢來增加資產或著盈餘,那麼ROE也會上升,但是對公司經營是不好的。還有長期投資虧損也需注意是否有認列在股東權益中(2008金融海嘯時,很多金融業手上投資大賠,因此把投資虧損不呈在損益表上,而在股東權益扣除,最後造成明明大虧損,但是因為股東權益減少,ROE反而上升。因此若是發現ROE提高,但是股東權益下降,很有可能是公司把大量長期虧損認列在股東權益中。),公司的保留盈餘增加也會造成ROE下降,例如企業紛紛滿手現金準備寒冬之類....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2020.12.26(六) (總經)央行公布的11月份M1B和M2

 

央行公布的M1B和M2年增率為14.3%及7.6%,分別創126個月及134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市場資金動能無虞,其中活期存款餘額19.34兆元更連續13個月創新高,年增率15.47%也創127個月最大,反映資金自固定收益轉向股市的能量充沛,台股這波資金行情明顯尚未退燒。台股11月飆漲1,176點,外資擴大淨匯入58.88億美元的效應,使得11月M1B及M2年增率雙雙大幅上揚。央行官員表示,11月M1B及M2年增率連袂走高,主要因外資匯入,及放款與投資成長增加,其中又以活期存款增加最明顯,包括廠商現金增資、認購股權、基金申購及贖回、建設公司的建設款項,也和股市交易熱絡有關。

11月M1B與M2的差距擴大至6.7個百分點,創123個月最大,累計今年1至11月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9.79%及5.60%,準備貨幣平均年增率為8.33%。

*****以上是新聞*****

M1B和M2是甚麼東西? 

先說一個概念,M2(可以馬上花的+放銀行的+老本) > M1B(可以馬上花的+放銀行的) > M1A(可以馬上花的)

M1A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流動的資金,不過這個通常很少說到,知道就好
通貨淨額(民眾手上的現金) + 支票存款 + 活期存款

M1B就是M1A再加上一個"活期儲蓄存款"

M2就是M1B再加上"準貨幣"(定存,外匯存底,郵政儲金等等)

所以
M1A就是手上隨時可以花的錢
M1B就是手上隨時可以花的錢+放在銀行可以提的錢
M2就是手上隨時可以花的錢+放在銀行可以提的錢+你的退休基金老人年金定存等等,屬於你要花也可以但是不是馬上就可以花的

所以上面這個新聞說到"M1B和M2年增率為14.3%及7.6%,分別創126個月及134個月以來新高",意思是說大家手上可以馬上花的現金等錢暴增14.3%,而整體財富也上升了7.6%,這代表的是大家手上現錢很多,如果要投入股票市場,資金也是足夠的。

然後新聞又說到"11月M1B與M2的差距擴大至6.7個百分點,創123個月最大",這說的是大家總資產M2也是增加的,但是大家手上現金M1A增加的比例更高。這個意思就是"大家總資產M2增加,但是很多人紛紛解除定存或著領出退休金之類,變現拿在手上M1B(可以解讀為準備投資)"

所以這則新聞前段說的是市場資金很足夠,而且正向發展,但是後面說到M1B與M2差距創高,那就要小心會不會有過熱的問題了(大家紛紛解除定存之類)。

那麼要怎麼樣來注意市場是不是有風險呢? 就是注意M1B與M2的增速。

萬一M1B開始減速,甚至變成負的,那代表大家手上能夠用來投資的現金由快速增加轉變為少量增加,變成負的甚至代表手上現金減少。而這個時候M2的增速就很重要了。

所以經濟的循環,
1首先應該是M1B的下跌,大家手上現錢變少
2接著影響股市造成股市下跌
3接著籌措資金困難,景氣的衰退
4然後就是利率的調降等等刺激方案

*****以下是結論*****

台灣2020年11月款券劃撥餘額為26,301,餘額大幅增加1343億。可以佐證目前熱錢還是都流入股市居多........

2020年4月11日 星期六

2020.04.12 短期現象?

這兩個月在工作上是忙翻了的...

在二月初看到疫情在亞洲各國如此嚴重, 當時就預期應該會帶來通貨緊縮, 而接下來的禁足令, 國際間交通運輸逐漸停擺, 服務業的大幅衰退也證明了這點, 即使看到後面的美國推出的資本主義"教義派寬鬆", 也是嗤之以鼻, 覺得這次的通縮一定來的快又猛烈, 而且與以往不同, 這是病毒造成的結果, 不是人們不想出門, 而是想也不能出門消費.

不過股市一直跌破大家眼鏡, 然後各大廠的營收並沒有非常顯著的衰退, 加上忙翻了的工作, 大型機械的訂單, 讓我開始思考這一切到底從何而來. 最後是最近收到的幾通電話提醒了我, 最近收到不少銀行搶著要借錢給我, 甚至得知我購買一台新車, 希望我把汽車拿去貸款, 給出的金額比新車價(牌價)還要高, 利率雖然高, 但是相較網路查詢到的行情也算是不錯的了.

為什麼他們敢這樣放貸?

我查了一下台灣幾個有名建商的建案, 購地的購地, 推建案的推建案, 房價也沒有預期中的波動(當然看屋人潮銳減是沒有錯, 但是成交價並未大幅跌落), 這代表某種對於未來景氣並不悲觀的狀態.

仔細想了想, 應該是我陷入了一個誤區...消費緊縮, 可能帶來通縮. 不過這次疫情來的又快又急, 因為病毒帶來的"短期現象", 所以外生變數消失後, 其他條件不變下, 應該新的均衡點不會離之前得太遠才是.

這也就解釋了, 為什麼有的客戶, 尤其是百貨塑膠製品, 與飲料洗髮精等瓶罐, 在這波疫情之下, 不僅僅沒有受到影響, 反而加快了擴廠速度. 畢竟, 除了這個對近期未來的預期之外, 還有這波疫情大撒幣之下拿到的超優惠美國低利貸款.

題外話, 所以說這波的榮景是建立在, "大家認為這是短期現象"的情形下, 只要撐過這段時間即可海闊天空. 所以是否疫情完全解決? 消費行為何時"回復"呢? 這是關鍵問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這種假設是基於"其他條件不變"之下, 對於疫情這個外在因素的樂觀期待. 可是目前面對的是其他條件都在快速改變的情況, 美中摩擦更劇烈造成的國族主義? 反全球化? 由戰略物資擴展的諸多物資管控? 關稅壁壘? 以及疫情過後是否會有消費模式的改變? 疫情期間加速發展的電商態勢? 低油價下的消費型態改變? 都是後續還要觀察的部分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2020.04.01 新冠肺炎來自何方?


要說病毒是中國放的,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從中得到甚麼呢? 這次疫情完全就是把共產社會的負面觀感完美演繹了一次啊,迂腐的官僚,不透明的制度,對人命的輕忽等等,除了讓大家慶幸自己不是在共產社會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效用啊.(或許有人說甚麼打消國內異音等等,不過要扯到那邊,已經是二階信念以上了,要再扯下去沒完沒了,所以就不討論了)

反而美國的態度很詭異,當你發現火要燒到自家門口的時候,態度輕忽可以歸咎於國情不同,可是真正燒進來了,西班牙法國義大利那種焦頭爛額是正常的,不過美國一開始的態度也太有恃無恐了吧......甚至美國財長美國總統,一個說很快會有疫苗,一個一直不當一回事...直到某天,忽然態度轉變為氣急敗壞...這比較像火燒進來了,但是燒著燒著發覺跟我預期的不一樣,於是臉色大變

然後再提供一個新聞做聯想,前天看到北歐忘記哪個國家,發現第一個病毒變異患者!!!???, 這麼短時間就有變異!!!??? 那如果我是電影編劇, 劇本會這樣寫, 美國在中國年前放了個毒, 本來有恃無恐, 一方面告訴大家疫苗很快就有, 一方面告訴大家很快能夠復工, 沒想到後來發現傳回來的居然是變異的, 於是氣急敗壞......開始怪東怪西

說到中國掩飾這件事情, 這種事情我家附近上幼稚園的小孩都知道...當美國看到中國封城封到那樣, 看到日韓爆發成那樣, 還一副老神在在, 你說是太天真還是太有把握呢?

聯想到之前貿易戰打得如火如荼, 一方是全世界吃豬肉最多的國家, 另一方是全世界唯一能夠供給的上這麼多豬肉的國家, 正當水深火熱之際, 忽然間吃豬肉最多的國家, 爆發了一個消失四十年的豬瘟...

忽然想起一句忘記在哪裡讀過的話了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巧合, 那些你以為的巧合, 很多時候, 只是他人的別有用心.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2020.03.24 我們所面對的經濟前景, 或許比想像中還要嚴峻的多

我們所面對的經濟前景, 或許比想像中還要嚴峻的多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因為新冠肺炎, 各國救市措施層出不窮. 而川普研擬發放現金1000~2000美元給每個國民, 總額估計五千億(美國國會仍在協商中).

對於經濟而言, 通貨膨脹很可怕, 可是更令人害怕的是通貨緊縮.

兩種情況指的都是供需失衡的狀況, 通貨膨脹可以看做是錢變薄了, 可以買的東西變"貴"了, 全民的實質消費力減弱了. 不過些微的通膨, 可以刺激廠商生產, 促進產業轉型等等, 所以些微的通膨是好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面對金融海嘯的時候, 各國在降息的同時, 密切關注通膨有沒有起來的原因, 太過了代表市場上錢太多資金氾濫(景氣過熱), 太低了代表市場上一攤死水需求不振需要刺激. 而各國的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最終的目的也只有一個, 就是提振需求.

相較於通膨, 更令人擔憂的是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簡單來說就是實質購買力上升. 乍看之下是好的啊, 東西更便宜了大家都可以買更多東西了. 不過實際上呢? 如果東西更便宜的因素, 不是因為生產力的大幅上升, 而是因為需求面的減少呢? 例如現在的疫情, 大家不敢出門, 首先是餐廳沒生意, 接著餐廳的供應商慘了, 旅遊業者, 交通業者, 各行各業面對困境, 大家對於未來不樂觀, 不消費的原因不僅僅是擔心疫情, 消費力大幅下降, 這個時候即使廠商要降價賣, 大家也不見得願意買. 整體社會持續低迷, 這個時候最麻煩的是, 政府要控制的不僅僅是貨幣, 更重要的還加入了最難控制的人心信心.

回到開頭, 為什麼說這次我們面對的情況, 或許比想像中還要嚴峻的多呢?

因為這次的疫情, 看起來似乎還沒有緩解的跡象, 而這種情況下, 需求端的大幅萎縮也成為定局, 相較於之前的金融海嘯而言, 更為棘手的是這次的需求萎縮, 是因為疫情的不得已而為之, 在疫情的蔓延下人人自危, 無法也無能進行消費的動作,  而更因為沒有辦法出門, 沒有辦法聚集, 因此廣義上的各種經濟振興措施, 包括擴大內需建設等等, 也全部都無法如以往一般進行.


所以 當美國川普說出希望大家不要去餐廳消費時, 心中應該是在滴血的, 當川普與我們的央行總裁面對量化寬鬆的種種質疑, 都異口同聲地說出, 現在的措施不是為了刺激經濟, 而是希望能夠幫助大部分人或企業度過難關時, 現在的情況已經由希望刺激經濟, 變成僅僅希望社會穩定了,  這種改變不僅僅是因為對於消費的支出束手無策, 更因為可預見的的企業與個人的緊縮, 整體社會失業率的上升, 與其帶來更為加劇的社會衝突.

2020年3月22日 星期日

2020.03.23 疫情恐慌,物資搶購潮


2020.03.23 疫情恐慌,物資搶購潮

隨著疫情恐慌,最近最熱門的話題大概就是物資的搶購了. 最難測莫過人心, 說實在話, 這種非理性的搶購風潮, 是最令市場擔憂的事情之一. 主要分為心理與實際層面, 兩者並非獨立, 而是互相影響的.

這種消費恐慌是會蔓延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社會認同傾向", 相信大家都有經驗, 老師問了一個問題, 即使你心裡面認為答案是A, 但是當你看到前面回答的同學一個個都回答B, 等到你回答的時候, 稍稍猶豫了一下, 就遲疑的從眾回答了A. 不僅僅是颱風天的蔬菜, 今天物資的搶購也是同樣的情形, 即使你我心中理性計算的結果, 都告訴我們不用擔心, 政府與廠商也不停釋放訊息告訴大家貨源充足, 但是看到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在搶購, 自己不做些甚麼總感覺讓人心裡空虛. 

除了心理層面之外, 現實層面也受此影響. 理論上如同政府所言, 貨源皆十分充足, 並且能夠供應每個人使用, 但是這是在全部人皆理性採購的情況下. 當看到市面上大家都開始恐慌性搶購時, 為了保證自己的手上有足夠的物資, 於是也只好加入搶購的洪流當中.  當需要遠遠高過於需求, 就在物資上面形成了類似銀行擠兌的惡性循環, 大家越搶, 現有的產能越不堪負荷, 然後又加劇了物資的爭搶.

不過話說回來, 這次的搶購又與之前所遇到的不同, 之前也發生過衛生紙的搶購潮, 不過那種搶購潮與加油站的排隊潮相同, 當時是基於"即將漲價"的預期,  對於未來可能遭蒙到的損失感到厭惡,   為了減少這種負面感受, 因此前往搶購 (排隊等加油, 怎麼算都是不合經濟效益的, 但是現在不排, 就會面臨未來"當初有便宜的油沒買"的懊悔感), 這次的搶購潮, 伴隨著的是對於未來的擔憂與現實的不確定感, 而這個情緒雖然短期內難以抑制, 但是只要在疫情稍稍緩解, 或著疫情稍稍得到控制之後, 應該就會自然消失.

所以在這種搶購潮之下,  接下來有可能引發的情況是, 忽然暴增的需求, 引起短暫強烈的通膨,  廠商因應急單, 也加開產線等等, 一時間供不應求熱火朝天, 儼然一副景氣大好才會見到的情況, 然而隨著大陸日本等地疫情逐漸緩解, 可以發現這次疫情並不是一個會持續許久的疾病, 或許歐美一時的手忙腳亂, 但是終究會走向疫情的終結. 屆時產能大開的廠商, 遇上已經買好買滿的消費者, 或許又會面臨一波供過於求也未可知.